close

 

跑步基本語彙

 

基本訓練用語

  1. (Aerobic/Cardio)
    進行有氧運動(或稱「心肺運動」)時,所吸入之氧氣足供肌肉能量所需。而如慢跑活動,則屬中低強度有氧運動。
  2. (Anaerobic)
    運動時呼吸並未提供充足氧氣以供能量所需,就是無氧運動。例如,跑步衝刺前進時,即屬高強度無氧運動。
  3. (Cool-down)
    跑者練跑時的最後階段,目標在於讓心跳與呼吸回復正常,並舒緩肌肉緊蹦。緩和運動通常包含短距離走路或慢跑、靜態伸展等收操動作。
  4. / 核心訓練 (Core / Core training)
    身體的核心部分,包括圍繞軀幹中央(腹部與背部)之肌肉群。核心肌群負責身體穩定性,因此也影響跑步姿勢。身體核心可藉由特定肌力運動,予以訓練加強。
  5. 交叉訓練 (Cross-training/XT)
    跑者為促進本身練習狀況(加速身體恢復及避免運動傷害),可以交替採行的其他各種運動類型,諸如肌力訓練、騎腳踏車、游泳等。本詞不可與 Crossfit(混合健身)混淆。
  6. 遲發性肌肉酸痛 (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/DOMS)
    運動後2472小時內,肌肉各部位因損傷而產生之不適感。肌肉發生酸痛並不必然表示練習情況良好,只能說還不適應這樣運動。
  7. / 心率區帶 (HR / HR zones)
    心率意指以每分鐘跳動次數 (bpm),測量心臟收縮情況。劃分各心率區帶,乃以最大心率 (MHR) 描述各訓練強度等級(如15級)。
  8. (Lactic acid)
    進行各強度運動之際,無氧代謝之副產品(見Anaerobic 該條)。乳酸堆積認係肌肉「燃燒」 或僵硬,但不危險。
  9. 乳酸門檻 (LT/Lactate threshold)
    當運動強度漸增而人體中血液乳酸開始堆積之際,在某一臨界點則乳酸清除速度不再能夠趕上乳酸產生,此即乳酸門檻。在該臨界點之下,能量主要以有氧代謝方式供給;超過該臨界點則仰賴無氧代謝。本詞或譯為乳酸閾值(閥值)。
  10. 休息日 (Rest day)
    跑者訓練課表之定常日子,經由睡眠、營養補充與自主恢復,可讓身體得以免於訓練過度,從而獲得進步。
  11. 動態伸展 / 靜態伸展 (Stretching dynamic / static)
    動態伸展意指跑步前藉由輕度柔軟運動,延伸肢體活動範圍,並讓身體開始暖和以備運動。靜態伸展則指跑步後所進行之伸展活動,讓一姿勢保持些許時間,因而緊繃肌肉得以放鬆。運動過後(次日亦可)進行靜態伸展,可恢復肌肉柔軟度,舒緩受損微血管,讓血液持續供應,維持肌纖維原有長度。
  12. 最大攝氧量 (VO2 max)
    運動之際,體內氧氣可供利用之充分程度。停止運動一些時間,攝氧量最先下降。
  13. (Warm-up)
    跑者練跑時的第一階段,目標在於刺激心跳,並促進血液循環,從而可望增進運動成效,避免運動傷害。熱身運動通常包含慢跑、動態伸展,或者跑步操。

 

<跑步訓練用語>

  1. 基礎訓練 (Base training)
    訓練計畫一階段,目標在於建立耐力(也就是打下基礎)。例如,新手在開始馬拉松訓練計畫之前,可進行基礎訓練。
  2. 撞牆期 (Bonk)
    長距離跑步途中,突然感到極度疲累,難以前進;也就是有如「撞到牆壁」的感覺。馬拉松比賽跑過30公里後,往往因體內肝醣耗盡而須代謝脂肪作為能量來源,乃發生撞牆現象。如要避免撞牆期發生,則須有適當的營養補給及訓練計畫(包括肝醣超補法)。
  3.   (Cadence)
    跑步時每分鐘跨出的步數。何者為最佳步頻,雖然因人而異,但較快步頻可增進運動成效,並降低傷害風險(每分鐘180 +/- 10步)。
  4. 輕鬆跑 (Easy run)
    跑步時以能夠輕鬆談話之步伐前進。
  5. 法特雷克 (Fartlek)
    瑞典語稱為「速度遊戲」。一種野外練習跑,事先並不設定跑速與間距,且亦可包括上坡與下坡練習。法特雷克訓練之目標,在於進行速度練習,從而改善跑步成效。
  6. 腳著地 (Foot strike)
    跑步時決定腳的哪一部分最先接觸地面:腳跟著地、中足著地,或前足著地(腳尖著地或前腳掌著地)。據研究,菁英跑者較多採用中足著地,業餘跑者則大都採用腳跟著地,此乃跑速快慢所致(短跑選手則以腳尖著地)。雖說腳跟著地容易產生不良跑姿,但不必然傷害膝蓋;目前並無證據顯示,何者是最好的著地方式。
  7. 間歇跑 / 間歇訓練 (Intervals / Interval training)
    間歇跑意指連串分段快速跑,各段中間混插一段較慢速跑步或走路(但非完全停止腳步)。例如,以400m x6快跑,中間各插入一次100m慢跑或走路。間歇訓練則指強弱區間交替循環之運動訓練,如肌力訓練之高強度間歇訓練 (HIIT) Tabata 訓練。
  8.   (Jogging)
    意指以緩慢速度進行持久性跑步;此種有氧運動,可藉以鍛練身體,或作為運動前熱身之用。慢跑能改善心肺功能、增強免疫力,亦可促進身心健康、延緩老化。
  9. 慢速長跑 / (LSD/Long slow distance / Long run)
    以慢速度與長距離為特色的跑步訓練法。這種長跑方式,讓跑者以緩慢、舒服的步伐建立耐力(可增多肌肉中的粒線體,亦可強化攝氧能力),是訓練課表中的重要部分。慢速長跑每次宜在兩小時以內(最長不超過150分鐘),且每週通常佔有三成以上的跑量。
  10. 負計段 (Negative splits)
    跑步分段計時,其在後分段之時間皆少於前面任一分段,或者比賽時後半段所花時間少於前半段(也就是越跑越快)。
  11.   (Pace)
    跑一公里或一哩所需之時間(以分鐘計算);例如,每公里五分半(5:30/km)。至於「速度」,則指每小時跑多少公里(或哩)。
  12. 跑步操 (Running drills)
    跑步初步,著眼於改善跑姿之各種操練動作;往往納入熱身運動之中。馬克操 (Mach drills) 即是著名的跑步操。設計上將跑步的運動過程分解成走、跳、跑、彈等各種單項動作,以訓練跑者的身體協調性與敏捷度,從而改善跑姿增進跑步經濟性。
  13. 側腹痛 (Side stitch)
    跑步時偶而發生之腹部一側疼痛現象(大都出現在右側胸腔下方);通常因腹部呼吸時橫膈膜移動不順使然,也可能是腸內氣體或胃中食物所引起。發生側腹痛時,可先暫時放緩步伐或走路,然後再度加速上路。
  14. 分段時間 (Split time)
    跑步訓練或比賽之際,跑完特定一段距離(分段)所花費之時間;此即計段」。若為運動場跑道一圈,則是「計圈」
  15. 連串跑 (Streak running)
    連續若干時日(幾週或幾月),每天都固定練跑的訓練方式;每次練跑,至少須跑完 1哩(1.609公里)。如果日復一日風雨無阻,每天跑、隨時隨地在跑,則規律運動可大為促進睡眠、減少壓力、有效減重,並降低糖尿病及癌症風險。英文本詞,並非意指「裸奔」。
  16.   /   (Stride)
    衝刺即是逐漸加速的爆發性短跑(30秒以內),最後10公尺可達跑者最快速度九成以上。步幅則指跑者單一步伐所跨出的距離(包括騰空期長度);例如,兩次着地相距100公分。跑者的步幅與步頻,決定其跑步速度。世界最頂尖馬拉松選手,除了步頻極高(如每分鐘190步),其步幅更可長達180公分。
  17. 節奏跑 (Tempo run)
    跑者速度訓練的一種類型,以相當高的速度穩定跑完所設定的距離(或時間);在於訓練長時間維持速度的能力及專注力。例如,一般跑者以五分配速,穩定跑完4000公尺。
  18. 越野跑 (Trail running)
    在未鋪設路面上跑步;也就是,在野外自然環境中(步道、山徑、林道等)跑長距離,以體驗大自然。越野跑路線應該加以標示,且如柏油路等鋪設路面必須少於兩成。

 

<路跑比賽用語>

  1. 5分速 / 6分速
    跑者的跑步配速為每公里5分鐘 (5:00/km) 6分鐘 (6:00/km)
  2. 330 / 420 / 150…
    全馬完賽成績為3小時30分或4小時20分;或者半馬成績為1小時50分。至於「破3(Sub3)、「破4(Sub4),則指全馬成績在三小時或四小時以內。
  3. 5公里 / 10公里… (5K / 10K…)
    距離為5公里或10公里的路跑;此處K代表1公里(1000公尺)。但如半馬21K,則指21.0975公里;全馬42K42.195公里。
  4. 背靠背 (Back-to-back)
    連續兩天參加兩個比賽,但通常指相隔一週;例如,隔週連續參加兩個馬拉松比賽。雖然跑完一個馬拉松一般需要910天的恢復期,但如比賽時未盡全力則背靠背參與亦無不可。
  5. (Bandit)
    路跑比賽時,未正式報名或未繳費卻混進賽道的跑者。
  6. 號碼布 (Bib)
    路跑比賽時置放於胸前的一塊塑膠布,上面主要印有選手編號(或加印姓名),以供識別身分。號碼布以顏色區分組別,亦可另供註記;有時背後嵌入電子晶片,以追蹤跑者時間。
  7. 波馬達標 (BQ/Boston qualification)
    波士頓馬拉松的報名門檻,必須個人成績紀錄達到該一標準,才有資格報名登記(可能因性别、年龄而有不同標準);登記後,再行依照成績或抽籤,決定是否錄取。波士頓馬拉松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,波馬朝聖是全球馬拉松跑者的終極渴望。
  8. 肝醣超補法 (Carb loading/Carbo load)
    在馬拉松比賽前幾天,多加轉換碳水化合物之巨營養素比,以補充肝醣能量儲存,令其有利於更長時間(90分鐘以上)之比賽消耗。一般認為,賽前最後一週的前三天儘量減少醣類(碳水化合物)攝取,後三天則多加補充,讓肌肉與肝臟得以儲存超量肝醣,以備比賽後段能量所需。這也是避免「撞牆」現象發生的一種妙方。
  9. 晶片時間/個人時間/淨時間 (Chip time/Net time)
    選手通過感應區時身上晶片所記錄之時間;一旦分別取得通過起跑線及終點線的時間,即可得知個人成績的淨時間。至於選手的大會正式成績,鳴槍起跑時已經開始計算。晶片感應方式可因不同傳應系統而有別:有的晶片要綁進鞋帶,有的則將拋棄式晶片嵌入號碼布。
  10. 未完賽 / 未出發 (DNF / DNS)
    未完賽(Did Not Finish) 或未出發(Did Not Start) 用以表示跑者並未完成比賽,或者並未到場參加比賽。
  11. 鳴槍時間 / 大會時間 (Gun time / Clock time)
    以大會鳴槍起跑時間,作為計算選手正式成績的依據;亦即終點處計時器所顯示者。而晶片時間則以選手實際跨過起跑墊,身上晶片感應出的時間作為依據。
  12. / 半程馬拉松 (HM / Half marathon)
    半程馬拉松是距離為21.0975公里(13哩又192.5碼)的長跑比賽。一般認為:在400公尺以內稱為短距離(短跑);8001609公尺為中距離;而2000 42,195公尺則是長距離。至於全程馬拉松,則是距離為42.195公里(26哩又385碼)的長跑比賽。距離比一個馬拉松還長的任何比賽,都稱為超級馬拉松 (Ultra marathon)
  13. 最後衝刺 (Kick)
    比賽最後,跑者盡全力加速抵達終點。
  14. 配速員/兔子 (Pacer/Pacemaker)
    馬拉松比賽中,以穩定速度帶領跑者前進的工作人員。各組配速員有不同的速度目標,跑者可以擇一追趕,激勵鬥志。
  15. 個人最佳成績 / 個人紀錄 (PB/Personal best / PR/Personal record)
    就任何距離而言,跑者跑過的最快時間。例如,5K PB 就是個人所有5K比賽中,成績最快的那次紀錄。
  16. 跑跑走走法 (Run/walk)
    路跑比賽時,跑者在經驗不足或準備不充分情況下所可採行的策略;也就是以跑走交替方式前進,終而達成完賽目標。例如,以跑5分鐘、走1分鐘的方式交替進行。若在身體尚未疲累時採行跑走策略,則可快速恢復體力,持續前進。
  17. 減量期 (Taper)
    比賽前一段期間(通常為前兩、三週,跑者開始逐漸減少跑量,以為大日子來臨而儲備能量。在減量期,仍應維持某些短距離的速度訓練(如間歇跑或衝刺練習)。
  18. 世界六大馬拉松/六大馬 (WMM/World Marathon Majors)
    「世界馬拉松大滿貫」六大賽事,包括波士頓馬拉松、倫敦馬拉松、柏林馬拉松、芝加哥馬拉松、紐約馬拉松,以及東京馬拉松。

 

<其他跑步用語>

  1. 徒手重訓運動 (Bodyweight exercise)
    不使用健身器材,而僅利用自身體重作為阻力所進行的重量訓練。此種肌力訓練,亦可利用阻力帶加大強度。在跑後恢復期進行徒手重訓活動,除了有助於肌力建造,亦可改善跑姿以降低日後傷害風險。在輕鬆跑之後,可以進行弓箭步、低平板撐、臀橋式、側抬腿等徒手訓練。
  2. 高強度間歇訓練 (HIIT/High-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)
    於一定的短期間內,以最大心率進行甚高強度的快速肌力鍛練,繼之以短暫恢復期;如此循環若干回合。實施時可以不限場地,並以徒手方式結合有氧及阻力訓練,持續若干分鐘。這種訓練法,乃可改善肌力、肌耐力和心肺功能,並加速燃燒脂肪。高強度間歇訓練時,必須先有充分熱身。
  3. 髂脛束症候群 (ITBS/IT band syndrome)
    跑者常見的一種膝蓋疼痛問題,因膝關節外側的髂脛束過度使用而引起。髂脛束乃由臀大肌與闊筋膜張肌往下延伸至脛骨外側,可幫助膝關節伸展及髖關節進行外展;過度使用時,因張力過大導致其與股骨間的軟骨組織受壓迫而產生疼痛。諸如跑步技巧不當、鞋子磨損等固然是成因,但缺乏腳部、膝蓋及臀部的肌力穩定性,亦可導致此種傷害。
  4. 中底跟尖差 (Midsole drop)
    跑鞋底部其中層前端(腳尖)與後端(腳跟)間的厚度差異(以毫米計)。購買新鞋時如果改變跟尖差(腳跟落差),即可能影響跑姿及傷害風險。
  5. 極簡鞋 (Minimalist shoe)
    輕量型跑鞋,與赤足跑 (Barefoot running) 追求自然方式有關;鞋底薄、材質輕(通常不超過200 公克),讓跑者雙腳更有觸地感覺,且仍不失保護功能。研究顯示,穿上極簡鞋可改善腳力及足弓功能。
  6. 中性鞋 (Neutral shoe)
    未提供額外矯正支撐之跑鞋;此即緩震型跑鞋。不同於緩震型,穩定型跑鞋則設計有額外的中足支撐(見Pronation該條)。
  7. 足部內旋 (Pronation)
    跑步時,腳掌由上方自然向內側旋轉落地;若過度內旋 (Overpronation) 便造成腳底「外翻」,內旋不足  (Underpronation/Supination) 則是「內翻」。內、外翻之別,其實與腳尖方向一致。足部外翻跑者(鞋底內側較易磨損),應該選用穩定型跑鞋;足部內翻(鞋底外側較易磨損)則應選用緩震型跑鞋。
  8. 阻力訓練 (Resistance training)
    利用外部阻力讓肌肉收縮對抗,從而增進肌力及肌耐力,強化骨骼,並促進卡路里燃燒;又稱為肌力訓練。外部阻力可來自啞鈴、彈力繩、阻力帶、自身體重、重力,以及其他任何可導致肌肉收縮的物體。如果利用健身房機器或重量器材增加阻力,則稱為重量訓練(或舉重)。至於阻力帶,則可針對任何身體部位,但不會對關節增加額外壓力。
  9. 跑者亢奮 (Runner's high)
    跑者於跑步之際或跑步之後, 身上所產生的喜樂、愉悅感。從腦內啡到內源性大麻素,科學並不確定何種化學物質有以致之。但跑者同意,是會上癮。
  10. 跑者膝 (Runner's knee)
    泛指跑者身上常見的各種膝蓋運動傷害,尤指膝蓋前側因髕骨、股骨間滑動軌跡不佳而致關節面磨擦增多,刺激軟骨組織發炎疼痛;此種膝蓋前側疼痛問題,亦稱為「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」 (PFPS/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),而有別於膝蓋外側疼痛之「髂脛束症候群」。髕骨(膝蓋骨)上接股四頭肌肌腱,下有髕骨韌帶,可連結大腿肌肉與小腿脛骨。平穩的髕骨滑動,主要有賴於股直肌、髕骨韌帶、股內側肌及股外側肌四者平衡達成。跑跳運動者及婦女,是跑者膝的高危險群。
  11. 肌力訓練 (Strength training)
    在於促進肌力與肌耐力的體能運動,往往涉及重量器材的使用,但亦有各種不同方式可供採行。此種訓練可增加骨骼、肌肉、肌腱及韌帶的力量和韌性,改善關節功能,減少可能的運動傷害,並促進心肺功能。本詞或稱「阻力訓練」。
  12. 特巴達 (Tabata)
    肌力的間歇訓練法,日本 Izumi Tabata 教授於1996年所提出;目的在於盡可能使用身體的最多肌肉群,以便快速消耗熱量,並且改善肌力、肌耐力和心肺功能。Tabata 訓練的基本模式為:運動20秒、休息10秒,持續8回,歷時4分鐘。其變異或改良模式,目前亦所在多有。

 

本文原載   Thomas T. Wang 臉書 (2020-10-08)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50222580159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Copyright © 2020 Thomas T. Wang 王添地部落格  All rights reserved.

 


 

arrow
arrow

    Thoma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