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An Overview of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(IIb)

 

大清帝國時代,台灣經濟發展主要乃建立於土地開發之上;除了階級式土地制度以外,另亦實施「一田二主」的大小租制。入台之初,清國即以台南為中心,逐漸往南、往北拓墾。唯就整體而言,開發區域仍集中於台灣西部;農產作物乃以稻米和蔗糖為主,尤以稻米最為重要。而除了平埔族原住民所有地外,台灣尚未開墾的土地皆屬官方所有;「漢人」移民在開墾前,須先取得官方發給的執照 (或向原住民取得耕作權)。取得開墾執照的墾戶,稱為「大租戶」(向原住民繳交租金或穀物,即所謂「番大租」);所開墾土地,往往加以分割,並招徠墾佃進行開墾耕作,稱為「小租戶」;若取得面積太大,則再租予佃農。至於平埔族人原有廣大土地,何以經過層層租佃程序之餘,最後盡入「漢人」移民之手?此中不公不義,仍值得細予探究。

這一時期,亦進行水圳開發及土地丈量,使稻作和租稅大增;其次則是成立撫墾局,對山地進行開發,尤其促使樟腦開採成為新興產業。另外,英、美兩國和清國合作,初步進行台灣北部的煤礦開採;由於基隆河下游發現砂金,乃溯源開發九份與金瓜石。而在嘉義布袋以南,也開始發展製鹽產業。郊行 (商業同業公會) 也在此時出現,形成台灣對清國東南沿海的商業貿易組織;其中較為知名者,如泉郊、北郊、廈郊,以及台南三郊和鹿港八郊 (亦有所謂米郊或糖郊者)。「郊商」享有特權,並經由募集「義民」或捐獻軍費以為交換,而踏上政商勾結之路。郊行生意興隆,交易貨品可如木材、布匹、茶葉、樟腦、蔗糖、陶瓷等。

清國康熙、雍正期間,台灣的耕地面積遠多於荷、鄭時期。主要肇因於農業技術大為進步︰旱地水田化。墾民初期在中、北部開始興修水利,至乾隆之時該等區域之水利系統已大致完成,而水田也取代旱地成為主要的耕作形式。稻米由糧食作物轉變為經濟作物,絕大部分經由安平或鹿港 (甚至北部的八里) 銷往清國。當時主要的水利設施,有所謂三大圳︰中部的八堡圳 (康熙年間,施世榜於彰化平原投資建造,可供灌溉彰化二水一帶的八個鄉鎮,約19,000甲農田);台北盆地的瑠公圳;以及南部的曹公圳。此外,較為知名者,還有貓霧捒圳 (台中神岡一帶)、葫蘆墩圳 (中部)、隆恩圳 (新竹沿海)、金結安圳 (噶瑪蘭平原)等。另一方面,康熙於1685年解除清國之國際貿易禁令,外商可直接由廈門進入清國 (不再經由台灣),台灣僅附屬於清國經濟圈。雍、乾以後,台灣米開始輸往清國,台灣遂成為清國之一重要米倉。其實,稻米一直是清國時代台灣最重要的農作物及出口大宗貨品;直到道光年間 (1840年代),清國輸入更廉價的南洋米,台灣米的清國市場才逐漸萎縮。

台灣南部平原,由於氣候、土質等因素,非常適合栽種甘蔗。因此,以濁水溪 (或說中港溪) 為界,而有所謂「南蔗北米」的說法。從康熙中期起,南部即有農民大量種植甘蔗。在耕作制度上,除了稻蔗間作,也摸索出一套「以田育稻,以園植蔗」模式。當時,台灣之製糖場所,稱為「糖廍」;至於成品,則有烏糖 (亦作青糖、赤糖)、漏斗糖 (半白糖)、白糖、冰糖等四種。其後,歷經整個清國統治時期,台灣糖之產量一直呈現攀升現象,也因此對稻米生產造成重大衝擊,引發所謂「米糖相剋」問題。此一困擾,一直持續至日本時代新式製糖業興起之後,仍無法獲得根本性解決。

1862
年之後,雞籠與打狗兩港 (以及稍早的滬尾、安平) 相繼開埠通商,因而影響當時台灣的貿易方式與產業發展。樟腦和茶葉,於是取代米糖出口──尤以茶葉影響更為重大。開港之後,傳統「郊商」不敵洋商,逐漸沒落 (另出現其與外資合作的「買辦」階級);亦有經營茶葉、樟腦等貿易而致富者 (成為豪紳新貴)。台灣茶葉,主要產於北部丘陵,規模增長極快 (清國末期其產值已達砂糖三倍有餘)。茶業興盛以後,許多農地轉作成為茶園,稻米產量因而大減 (有時還須仰賴進口)。又因茶葉、樟腦生產,往往須入山區墾殖而造成番漢衝突,清國於「牡丹社事件」(1874) 之後遂決定推動「開山撫番」政策。從而,不僅打開台灣原有「番界」,清國長期實施的渡台禁令也予以解除。整體而言,清末台灣仍以茶、糖、樟腦為外銷大宗。隨著清國割台,日本在台實施「農業台灣」政策,台灣「米糖經濟」的發展 (前後持續三百年以上) 則更有一番嶄新面貌。

 

參考資料:

1.   吳聰敏:〈台灣經濟發展史〉
http://homepage.ntu.edu.tw/~ntut019/ltes/TEH2001.pdf>

2.   江燦騰:〈台灣經濟發展史〉
http://www.cge.tsint.edu.tw/chiang/97-2台灣經濟發展史().ppt>

3.   Tsong-Min Wu: “Economic History of Taiwan: A Survey”
http://homepage.ntu.edu.tw/~ntut019/ltes/TEHsurvey_Eng.pdf>

4.   Kiyoshi Ito / Walter Chen: Taiwan History /《台灣歷史》
http://members.shaw.ca/leksu/index.htm>

 

 


Copyright © 2010 Thomas66's Blog. All rights reserved.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homas66 的頭像
    Thomas66

    Thomas66's Blog

    Thoma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